听新闻
放大镜
念好“三字诀” 加强观护基地建设
2017-07-28 13:51:00  来源:
    近年来,我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创新,联动社会力量,不断加大涉罪外来人员观护帮教基地的建设,努力促进基地工作的健康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逐渐走出一条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帮教结合的检察维权之路。
    一、以“优”字强化硬件保障。一是优选基地。我院主要以企业模式建设观护教育基地,在综合考量企业规模实力的基础上,注重考察选择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分别在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新龙鼎环保成套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凌飞化工有限公司设立观护基地。截至目前为止,三个基地共接收人员309人,其中女性及未成年50余人。二是优化设施。设立基地的企业不断改进基地基础设施,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基地工作,安排专用场所设置基地,食堂、宿舍、浴室、健身房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并为入住的涉罪外来人员全部备齐衣物、被褥、洗漱等整套生活用品,还为每人办理一份人身保险,并在基地开设图书馆,发动检察干警捐书捐报,组织帮教对象开展文体活动。三是优质保障。为更好保证帮教工作落实到位,基地所在企业领导亲自主抓。明珠电缆基地由公司总经理、省人大代表薛建英担任基地领导小组组长,薛建英总经理亲自制定细化工作制度和职责、制定帮教基地管理流程表,推进基地文化环境建设,明确帮教宗旨、帮教方针、帮教理念、帮教要求和帮教目标,观护教育对象进入基地后,与企业职工享有一样的生活保障。
    二、以“暖”字强化教育感化。一是暖心管理。注重亲情感化,始终坚定人性化管理,为让取保候审人员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具体管理方式上实行内紧外松的管理。三家企业帮教基地,都不挂基地牌子、不张贴公告、不在涉罪外来人员居住地张贴权利义务规定,帮教对象享有通信自由、人身自由,使他们感觉与常人无异,从企业的门卫大爷,到车间的生产工人,再到企业负责人,都时刻以微笑对待他们,让涉罪外来人员感受到社会温暖。二是暖心教育。基地针对每位入驻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活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开展矫正教育,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每一个涉罪外来人员都单独安排一名帮教人员,每周不少于两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对涉罪外来人员日常活动、思想动态做好相关记录。三是暖心帮助。对于涉罪外来人员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联系相关部门尽量帮助克服,为观护对象提供劳动机会和学习机会,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实行同工同酬,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传授立足社会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劳动谋生的本领,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明珠基地成立以来,入住的犯罪嫌疑人无一脱保。
    三、以“严”字强化观护举措。我院对观护矫正人员实行全程化帮教,跟踪监督涉罪人员的生活状态、思想状态。一是严审资格。在受理案件后,承办人详细审阅卷宗材料,审核其是否具有取保候审条件,具备教育感化的基础,根据司法行政部门的社会评估调查情况,了解其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情况、性格特点等,做好帮教的前期工作。二是严格帮教。在涉罪外来人员进入基地后,我院会同相关管理人员确定帮教方案,落实帮教措施,组织开展学习法律知识、心理矫正、参加公益劳动、旁听庭审等活动,定期与涉罪外来人员座谈,解答法律问题,并要求其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教育其改过自新,改正不良习惯。我院对涉罪外来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例行巡查,查看有无违规、违例情形,发现情况,及时排查整改。三是严密衔接。我院先后与公安和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公安与基地,公安与司法,检察与基地之间的衔接,提高整个投送过程的速度和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嫌疑人能够及时进入基地。对进入观护教育基地的案件的办案流程提速,依法采取快办、快结程序。观护期间侦查机关在观护对象入驻基地后十五日内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在受案后十五日内审查终结,法院在受案后十五日内宣判,全部诉讼程序尽量控制在四十五日内。法院判决后,观护活动自动解除,观护对象离开基地。
 
  编辑:史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