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9点,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科负责人史俊强的手机发出一声提示音,短短两秒钟内,公诉科干警小王发出的电脑维修申请就被分配到位。“这是我们的苏检掌上通。”史俊强介绍。近年来,借助信息化的“东风”,市检察院内外兼修,不断加强检察监督工作现代化建设,推进网上办公进程,宜兴“智慧检务”驶上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解放双手,已成为各领域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的不二选择。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主题为“建设‘智慧检务’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新闻发布会,推进检察机关信息化转型发展。针对检察事务面广、量大、复杂的情况,市检察院也不断加快信息化转型发展的步伐。2015年,该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侦查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荣获高检院全国科技强检单项奖,去年,检察技术与信息科还被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办公办案效率直接影响着市民对司法公平正义的判断。为加强内部管理,该院通过江苏省检察院建立的“苏检掌上通”平台,因地制宜完善了各方面功能,电脑维修、会议通知、报名签到等事务,通过该平台就能轻松搞定。在日常工作中,该院还发现,一些年纪稍大的老同志对于电脑操作较为生疏,影响了案件办理效率。为此,该院技术信息科专门引进了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系统,为办案检察官配置话筒并安装专业语音识别输入法。系统采用34寸曲面宽屏显示器,一分为二,左面显示案件电子卷宗,右侧为业务系统处理区域,通过语音录入,自动识别转化为文字。“系统内设置了检察专业词库,可自动识别,减少误差。”史俊强介绍,目前,该院刑检部门近50名检察官的系统已全部安装到位。往后,该系统还将运用于党组会议、检委会案件讨论会等,以提高记录效率和正确率。
与此同时,该院还充分运用信息数据查询、情报分析研判等技术手段,推动检察监督信息化,为主动发现犯罪、提升案件办理水平“添翼”。检察监督信息化监督对象范围较广,形式多样,市检察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更有效地做好监督工作?今年年初,该院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院领导主动协调全市各部门,逐步推进各项数据的收集。该院在原数据中心储存的41个部委办局的92个子系统近1.2亿条数据基础上,今年以来,又与市公安局建立了派出所审讯实时监控专线,利用派出所讯问、询问室审讯画面实时查看、历史查询、视频下载等功能,监督侦查机关严格执行在办案区开展讯问工作以及监督审讯活动的合法性。同时,还通过连接法院庭审直播网,辅助公诉部门对刑事审判活动和审讯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实时监督;与医院协商,定期拷贝看守所进所人员体检记录,辅助侦查监督、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监督侦查机关是否存在刑讯逼供;与环保、安监等17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两法衔接工作机制,通过专线或拷贝数据的形式实现行政执法监督。据悉,目前,已全新收集上述各类数据3万余条。
“无论是办公信息化还是监督信息化建设,都为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执法行为规范体系搭建了一个更为完美的载体。”史俊强表示,今后,该院将不断加强信息化与检察工作的融合,借助科技“东风”,将“智慧检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