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市检察院积极与宜兴市看守所、辩护律师以及公安部门沟通联系,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并处理了一起在押人员来信案件,让在押人员感激万分。
信访工作就像一把“尺子”,量出的是老百姓对部门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宜兴市检察院围绕辖区稳定大局,积极落实最高检“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的要求,有效把好涉检信访“亲民关”,确保每一件信访案件、事项都能及时回复,妥善处理,用真情化解上访群众心头的“疙瘩”。截至上半年,该院今年已收到群众信访127件,都在7日内通过电话、书面及上门的方式进行了回复和处理,信访化解率达98%。
多元化平台架起检民“连心桥”
“作为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部门,搭建好信访多元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宜兴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叶良表示。
近年来,宜兴市检察院持续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接待、警务、候访、配套等功能区域,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该中心既成为接受控告申诉、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倾听群众呼声、密切检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宜兴市检察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全面优化“信、访、网、电”受理平台,运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多样化的新媒体接访平台,整合电话访和网络访,建设“四位一体”快捷通道提供控告申诉受理、法律咨询等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此外,改版“网上12309检察服务中心”,创新性地嵌入两级院微信矩阵、检民互动、移动办公等功能板块,实现来访群众“一屏在手,办事不愁”。
近年来,宜兴市检察院还依托检察开放日、检察长接待、下访等工作拉近检民关系,“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本着“群众事情无小事”的理念,换位思考,释法解疑。
件件有回复“检察速度”暖民心
每一件信访案件背后,都是群众心里的一块“疙瘩”,信访工作久拖不决,最易激化矛盾。该院积极落实人民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切实提升群众信访办理效果,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新时代的“检察速度”。
“要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来信办理工作当家业。”宜兴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为禹表示。该院专门组建了来信办案组,抽调法律功底扎实、检察业务水平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检察人员专门负责来信办理和回复。强化内部协调配合,对重大、敏感、复杂的信访案件,由专人负责确保回复函、答复函按时邮寄送达。相关业务部门按时办结信访件,并配合控申部门做好答复、息诉息访、维稳工作。同时,还成立了以副检察长周为禹为组长的群众信访回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件件有回复”办理情况开展检务督察。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实现“件件有回复”,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在信件回复过程中,信访人联系方式不详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收到群众信访案件,20%是没有联系方式的,给回复工作带来困难。然而尽管有困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叶良介绍。为此,宜兴市检察院加强与有关部门衔接,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信息查询系统,以便直接联系信访人。年初,信访人王某某向高检院巡视组递交的信件被转交宜兴市检察院办理,承办人第一时间拨打王某某所留的电话,却发现该号码非宜兴本地号码,接听人也不认识王某某,其所留地址也含糊不清,回复信件无法邮寄到该地址。本着对信访件高度负责的态度,承办人通过信访部门的阳光信访系统,查找到王某某家里的固定电话,联系其到院谈话,当面将相关情况告知信访人王某某,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使群众诉求反映时间更短、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该院还完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从流程化、网络化、可视化、电子化、证据化等方面规范接访流程。在张某某刑事申诉案中,该院配合高检院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答复申诉人,在一天之内就快速协调解决了申诉人诉求,申诉人当场表示将息诉罢访,有效化解了信访问题。
重问题化解筑牢维稳“防火墙”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其根本要求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真正消除信访群众心里的“疙瘩”,才能让其心情舒畅、心服口服。为此,该院勇担办案职责,既当好“消防员”,又筑牢“防火墙”,真正做到“消”“防”不怕麻烦。
要切除“疙瘩”,必须先查病因、找源头。一方面,市检察院拿起规范办案的“放大镜”,全方位开展办信办访办案工作,自接访开始一直跟进到最终的反馈答复,从始至终依法、规范、按程序地办理案件。另一方面,该院打开监管“探照灯”,建立了动态监管制度,组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审查受理合议小组,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实行全程、实时、动态监管。经审查评议的案件,没有一件出现瑕疵。
为提升信访化解质效,市检察院联合司法局出台律师代理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实施办法》,选聘业务精湛的资深律师,实行律师接待和检察长接待、预约接待和点名接待同步。发挥律师作为“第三方”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市检察院已安排律师参与值班接待28次,接待来访群众25人次,受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