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坚持“四个注重”,不断推动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全年组织各类教育培训41次665人次,参加上级培训68次1125人次,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20余次,人均参加教育培训达119课时,实现了教育培训全员参与、活动多样、量质齐升的总体目标。
一、注重超前谋划设计,精心推动教培工作高质落实
一是科学定制方案。每年结合新年度工作任务,与人才建设同步制定教育培训方案计划。立足本院实际精心确定培训内容,一方面从全省检察长会议突出部署的重点工作、群众信访发现问题的案件、本院工作短板及薄弱环节等方面选定项目;另一方面搜集各科室意见建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员个性化定制培训课程。二是超前勘察设计。组织全员赴南师大脱产培训时,提前3个月谋划,先后两次赴南京实地勘察2所高校4个场地,反复协调研究确定培训方案和课程,成立临时班委,采取每日三点名方式严格学习期间管理,培训后及时总结,汇总出版《随园有感》书卷。三是精心推动落实。在全省检察机关PPT制作推广活动中,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分阶段组织两次全员普训。在此基础上多次利用模拟考试系统随机抽题考试,全面检查验收,确保人人过关。赛前分别聘请系统内外PPT制作专家来院辅导,取得良好成效。我院参赛队伍在无锡市检察机关PPT制作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5名参赛选手人人获奖。
二、注重结合主题活动,持续助力教培工作高效推进
一是结合建党97周年举办演讲比赛。以“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为主题举办七一演讲比赛,就推进检察工作发展、加强队伍能力建设讲感悟、谈认识、抒情怀,激发全院干警从检报国热情。二是结合“两个40周年”开展纪念活动。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我院以“党旗下我们这样走过”为主题,收集检察干警与江苏检察共同成长的点滴故事,讴歌宜兴检察40年来推进法治建设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提升广大干警从检光荣感和使命感。三是结合检察改革组织集中学习。组织干警大力加强对爱检敬业、公益诉讼、修改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等内容学习,不断充实最新法律知识,提高办公办案技能。
三、注重丰富组织形式,努力实现教培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依托多样载体。坚持依托网络平台,利用本院“荆溪学堂”,借助公诉“阳羡夜谭”,大力组织“小课堂”建设。开展精品“微课堂”评比,一名干警撰写的《污染环境罪在审查逮捕阶段的认定难点》入选第四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目录。二是创新教培方式。注重依靠群团,依托红色资源,先后组织赴句容茅山和太华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学习。组织观看电影《芳华》、《厉害了我的国》并征集影评,组织观看《榜样3》并开展专题讨论。组织离退休干部到丁蜀镇参观新农村建设和紫砂文化产业等,进一步拓宽日常教育途径。三是贯彻文化育检。与宜兴市图书馆合作,在我院开办阅读驿站,组织“书香检察 共同分享”图书捐赠活动,共同创建“阳羡书屋”。开展“共享阅读时光,感悟阅读苦乐”读书主题活动等等,全力打造宜检人的“精神家园”。2018年以来,通过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余活动10余次,在丰富教育形式内容的同时,有力提升教培工作活跃度和渗透力,获得全院干警一致好评。
四、注重运用现代手段,着力促进教培工作规范提升
一是抓实系统应用。注重运用省院教育培训管理系统,规范化实施培训。全年共录入培训计划26次373人次,结合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及时更新调整系统3次30人次,补录计划6次350人次,录入师资22人,课程33门,并将中检网上培训学时导入并轨,实现多项教培系统无缝链接。二是全程监督管理。建立个人年度培训档案,定期通报参加教育培训情况8次,发出培训临期提醒20次,并及时登记统计个人参加培训情况,年底自动汇总学时,提前1个月发出警示,督促未达标者尽快完成年度学习任务。三是严格量化考评。年终考核时,严格依据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十三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有关规定,按照全年参加教育培训不少于12天或90学时的标准,逐人量化汇总打分,将参培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和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教培工作规范度。